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 这里所要说的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准确地说是指《中国之武士道》中阐述的中国古代武士道精神,梁启超先生选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这些人位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有侠客、有刺客等专业习武之人,也有君主、将军、宰相、太子这样的达官显贵,还有地方官员、陪臣、谋士、士兵,以及仆人、渔夫、民妇、屠夫等社会下层的普通人。
作为个人,他们重朋友、重道义、重名誉、重然诺,轻生死、淡功名,有血性、有个性,除暴安良、扶危济困、急人所难、行侠仗义。他们往往为了一句诺言而捐弃生命,为了名誉而抛头洒血。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作为公民、作为国家官员,他们深爱自己的国家,忠于职责、坚守岗位,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义高于生命,当使命不能完成,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宁肯牺牲自己以维护生命的准则和使命的崇高,挽救国家的命运。
梁先生总结当时的武士所尊崇的信条有十几项。
1、常以国家名誉为重,有损于国家名誉者,刻不能忍。(先毅、栾书、雍门子狄)
2、国际交涉,有损于国家权利者,以死生争之,不畏强御。(曹沫、蔺相如、毛遂)
3、苟杀其身而有益于国家者,必趋死无吝无畏。(郑叔詹、安陵缩高、侯赢、樊於期)
4、己身之名誉,或为他人所侵损轻蔑,则刻不能忍,然不肯为短见之自裁,不肯为怀恨之报复,务死于国事,以恢复武士之誉。(卞庄子华周、 杞梁)
5、对于所尊长,常忠实服从,虽然,苟其举动有损于国家大计或名誉者,虽出自所尊长,亦常抗责之不肯假借,事定之后,亦不肯自宽其犯上之罪,而常以身殉之。(先珍、魏绛)
6、有罪不逃刑。(庆郑、奋扬)
7、居是职也,必忠其职,常牺牲其身乃至牺牲其一切所爱以殉职。(李离、申明、孟胜)
8、受人之恩者,以死报之。(北郭骚、豫让、聂政、荆轲)
9、朋友有急难以相托者,常牺牲其身命及一切利益以救之。(信陵君、虞卿)
10、他人之急难,虽或无与于我,无求于我,然认为大义所在,大局所关者,则亦锐身自任之,而事成不居其功。(墨子、鲁连仲)
11、与人共事,而一死可以保密,助其事之成立者,必趋死无吝无畏。(田光、江上渔父、溧阳女子)
12、死不累他人。(聂政之于其姊、贯高之于其王)
13、死以成人之名。(聂荣之于其弟)
14、战败,宁死不为俘。(项羽、田横)
15、其所尊亲者死,则与俱死。(孟胜之门人、田横之客)
16、其所遇之地位,若进退维谷,不能两全者,则择其尤合于义者为之,然时后必以身殉之,以明其不得已。(奋扬、子兰子)
17、其初志在必死以图一事者,至事过境迁以后,无论其事或成或不成,而必循之,以无负其志。(程婴、成公赵)
18、一举一动,务使可以为万世法则,勿令后人误学我以滋流弊。(子囊、成公赵)
第四节 日本武士道与中国武士精神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把日本武士道与中国武士精神作一比较,观其各自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观日本之民族,他们本来没有自己固有的文化,然而他们以中国的学术为本,直接而传中国儒家学说之精典,间接而传印度佛教之神髓,两者融为一体,为己所用。其学儒之弊,不至文柔不振;学佛之弊,不至虚寂无用。由此提炼出武士道作为民族精神,为全民族之守则,所以,日本民族得以振兴,国家得以兴盛。
山冈铁舟论武士道曰:武士道之要素有四:一报父母之恩,二报众生之恩,三报国家之恩,四报三宝之恩。三宝者,佛、法、僧也。行此武道至诚无我而已。
如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杨度所言:“日本武士道,垂千百年,而愈久愈烈,至今不衰,其结果所成者,与内则致维新革命之功,于外则据蒙古,胜中国,并朝鲜,仆强俄,赫然为世界一等国。”
而中国战国以前,“学术繁荣,未定一尊,人各鼓其聪明才智,以自献于社会,故其时实行之力,亦甚强毅,学道之士,必有所识,身必赴之,虽杀身冒死不顾焉。故中国之武士道,于彼时甚为发达。”自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统治者为己所用,皆因袭儒教治国,导致武士道精神弱化,国家积贫积弱,致使五胡、辽金、倭寇入而扰之,蒙古满洲入而主我,欧美各国合而图我。
刘泗先生提出:历史学家雷海宗称秦汉以后的中国文化为“无兵的文化”,所谓“无兵”就是指中国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和“武德”的消失。他还进一步指出,只有文武兼备的人才有坦白光明的人格,文武兼备的社会才是坦白光明的社会。偏重文德使人文弱、柔佞、阴险,只知使用心计、欺诈,失去光明磊落的风度,中国二千年来社会各方面的卑鄙黑暗都是文德畸形发展的产物。
另一方面武士道精神使日本这个民族具备非常明确的团体意识,为了集体可以牺牲个人利益。而崇尚儒学治国的我们却缺乏这种意识,明哲保身,勾心斗角,很多聪明才智都用到了人事关系上,内耗内讧,这些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日本人说:一个日本人是头猪,三个日本人就是条龙,而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是一头猪。这句话我们听了很多年,难道还不发人深思吗?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天下为公”、“尚武精神”就是面对时弊,意在唤起中国的武士精神。他指出:“中国拳勇技击,与西洋的飞机大炮,有同等作用。”青年毛泽东在著名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曾感慨地说:“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中国;日本则有武士道。”他认为中国的嬴弱,根本在于“武风不振”。马良倡导“新武术”,号召国人“振兴武术,强种强国”,认为“推广我所有武术教育,以发展我同胞之体魄,我国家转弱为强,可计日而待也”;谢似颜建议:“一切学校,宜教授拳棒,艺不必精,时不必久,但必作必修科目”;郭成尧在《国术摘要》中曾对这一段历史作过这样的总结:“共和以还,吾国之民恨然欲强国,先强其身。风气云涌,研究武技。详详览历史,拳术知兴替,关于国家之之盛衰。风雨一灯,得失千古。不禁感慨系之矣。”清初著名学者颜习斋痛叹:“千余年来,率天下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病人、弱人、无用人者。”并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理论。由此可见提倡尚武精神,能够激发国人的一种精神,这是振奋一个民族精神最为有效的手段。
第五节 中国武士精神的现代表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武士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其精髓是不会变的,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种精神也是永存的。总结过去、现在,展望未来,中国武士精神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爱国家、爱民族、为国捐躯”的精神;
2、“忠于职守、以身殉职”的精神;
3、“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4、“重朋友、讲道义”的精神;
5、“信守诺言、一诺千金”的精神;
6、“重名誉、重人格、淡利益、淡功名”的精神;
7、“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精神;
8、“不惧强敌、勇于拼搏”的精神;
9、“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精神;
10、“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精神;
11、“知恩图报、忌恶如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