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活动纪实 国际八极拳总会 源流沿革 教学在线 八极文化 专题
我要投稿

TOP

武士精神
2010-05-13 10:54:03 来源: 作者:李树栋 【 】 浏览:9053次 评论:0
  武士精神
  中国的武术不只是一种技艺,它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和内在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回味、去探索、去发扬光大。这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国人正在失去的,一旦失去就永远也无法挽回的,有意而无形的国之瑰宝。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方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节  评梁启超先生的《中国之武士道》
  2006年笔者参加“吉林省优秀教师暑期活动”西北考察团赴新疆,在北京机场转机时,闲着无事,信步走进书市,偶然看见梁启超先生编著的《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当时感到很意外,梁先生一个著名的文人怎么也对武士道感兴趣?颇生疑问,这种书我自然不会放过,不假思索买了一本,捧在手里细细品读。一路上只要有闲暇时间我就捧书阅读。反复阅读之后,感触颇多,看到书中引用的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精典事例,加之身临西北,俯瞰千里戈壁,登临嘉峪雄关,策马那拉提草原,乘驼腾格里沙漠,观黄河落日、大漠风烟,思绪万千,想我中华民族历代先辈,拓疆土、伏强奕,戎马征杀,何等雄风。使人恍如置身历史洪流之中,经过一次精神的洗礼。思虑中平添了几分豪情,几分壮志,又有几分惆怅,几分焦虑。
  梁先生的主张在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确实有深刻的意义,而且该书能够作为当时中小学的教材,应该说为那个时代振奋国民的精神,鼓舞国人之士气,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远见卓识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但感慨之余,还是觉得由于该书成稿的年代,及作者处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了解到日本维新变法的成功,目睹武士道精神使日本民族的崛起,慷慨激昂而奋笔疾书直达时弊。但是作者也有其局限性,书中始终认为中国武士道精神自秦汉以后便被淹灭,实际上两千多年来中国武士精神并没有被淹灭,只是统治者不提倡,甚至想尽方法去压制,所以没有明显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而狭义的认为只是习武之人的精神。
  事实上中国人民的武士精神像一股巨大的潜流,每在遇到国家危亡、民族屈辱的关键时刻,都会激发出极的大爱国热情,这种热情就是埋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武士精神的迸发,这时奋发而起的人民便会层出不穷。在历史上,当北宋朝廷节节退让之时,北宋边疆的百姓却能自发结社,倡导武风,他们“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对南犯的侵略者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义和团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改“反清复明”为“扶清灭洋”,浴血奋战,抵抗八国联军。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一次又一次战胜外来侵略,使中国的武士精神一次又一次发挥出巨大作用。
  就在戊戌变法时七君子之一,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为肝胆两昆仑”的精神,难道不是中国的武士精神又一次典型的真实写照吗?秦汉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主张,中国的武士精神和武侠事迹很少见于正史,对于梁先生这样的大文豪自然觉得野史、传说不足为凭,无法引用。不过历史就是历史,不管有无记载他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见正史的武侠事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武林传说,又为什么这些武侠事迹和武林传说能够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这最足以说明了这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中国人这种崇尚侠义、主张正义、热爱民族、不畏强权的精神是骨子里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所以笔者认为,只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过去,那么正史少可以在传说和民间记载中来补充引证。
  仅就近代中国历史中就不乏中国武士精神的体现,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北上抗日,抗日联军血染长白山,抗日大刀队长城血战,印缅远征军浴血他乡,白洋淀、太行山,黄河上下、长城内外,抗日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种亮剑精神不就是中国武士精神一次又一次的体现吗?
  我觉得应该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把所有历史时期所反映出来中国武士精神做一个综合的阐述,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武士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有所区别的,日本武士道的表现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武士精神的真髓没有变。把中国武士精神的实质和内容梳理出来是我多年来的心愿,所以忍不住拿起笔来以另一种角度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有识之士是一种启发。
  第二节  何谓中国的武士精神
  我们这里讲的中国的武士精神,不是单指练武之人的境界,也不是现在社会上那种动不动就拼命、群殴、械斗的没有原则的行为。而是指一种中国的文化、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刚正不阿、积极果敢、主持正义、诚实守信、义气深重、胸有大志、坚持不懈、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不但是每一个习武之人所应该追求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该遵循的,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与振兴所必需具备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一个武士道精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日本的武士道源自中国,刘泗先生在梁启超所著《中国之武士道》的译本前言中慷慨陈词:“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尚武传统渊远流长,中国有自己的武士道传统和武士道精神。只是年代久远,世事变迁,人心不古,那种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和勇武人格已经淹没了,被我们遗忘了。”
  不过我认为:既然日本称为“武士道”,且已经被世人所熟知,我们可以追根溯源,但也没必要硬抢回来,或跟在人家后面沾光,我们何不就叫“中国的武士精神”。
  清末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遭到清政府的通缉,流亡日本。由于满清王朝的衰朽,政治的腐败,国民精神的懦弱,造成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当时西方和日本都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梁启超深感震撼,他激动地说:“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32岁的他奋笔疾书,著成《中国之武士道》一书。梁先生希望以此书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以先民的武德作为子孙后代的楷模。所以,该书在当时曾作为高等小学和中学的教科书使用。
  刘泗先生评论说:梁启超先生所选取的文章均为古文中的精华,不但言简意深,叙述精当,而且生动传神,感情丰沛,梁启超以“新史氏”的名义在每篇之后所作的评论,更是字字激昂,句句慷慨,如刀如剑,使中国古人的武士道精神跃然纸上,那种期盼中华民族振兴的殷殷之情,对中华民族已经不彰的武士精神的追怀赞叹,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悲愤令人扼腕感叹,痛彻心肺。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
  这里所要说的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准确地说是指《中国之武士道》中阐述的中国古代武士道精神,梁启超先生选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这些人位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有侠客、有刺客等专业习武之人,也有君主、将军、宰相、太子这样的达官显贵,还有地方官员、陪臣、谋士、士兵,以及仆人、渔夫、民妇、屠夫等社会下层的普通人。
  作为个人,他们重朋友、重道义、重名誉、重然诺,轻生死、淡功名,有血性、有个性,除暴安良、扶危济困、急人所难、行侠仗义。他们往往为了一句诺言而捐弃生命,为了名誉而抛头洒血。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作为公民、作为国家官员,他们深爱自己的国家,忠于职责、坚守岗位,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义高于生命,当使命不能完成,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宁肯牺牲自己以维护生命的准则和使命的崇高,挽救国家的命运。
  梁先生总结当时的武士所尊崇的信条有十几项。
  1、常以国家名誉为重,有损于国家名誉者,刻不能忍。(先毅、栾书、雍门子狄)
  2、国际交涉,有损于国家权利者,以死生争之,不畏强御。(曹沫、蔺相如、毛遂)
  3、苟杀其身而有益于国家者,必趋死无吝无畏。(郑叔詹、安陵缩高、侯赢、樊於期)
  4、己身之名誉,或为他人所侵损轻蔑,则刻不能忍,然不肯为短见之自裁,不肯为怀恨之报复,务死于国事,以恢复武士之誉。(卞庄子华周、 杞梁)
  5、对于所尊长,常忠实服从,虽然,苟其举动有损于国家大计或名誉者,虽出自所尊长,亦常抗责之不肯假借,事定之后,亦不肯自宽其犯上之罪,而常以身殉之。(先珍、魏绛)
  6、有罪不逃刑。(庆郑、奋扬)
  7、居是职也,必忠其职,常牺牲其身乃至牺牲其一切所爱以殉职。(李离、申明、孟胜)
  8、受人之恩者,以死报之。(北郭骚、豫让、聂政、荆轲)
  9、朋友有急难以相托者,常牺牲其身命及一切利益以救之。(信陵君、虞卿)
  10、他人之急难,虽或无与于我,无求于我,然认为大义所在,大局所关者,则亦锐身自任之,而事成不居其功。(墨子、鲁连仲)
  11、与人共事,而一死可以保密,助其事之成立者,必趋死无吝无畏。(田光、江上渔父、溧阳女子)
  12、死不累他人。(聂政之于其姊、贯高之于其王)
  13、死以成人之名。(聂荣之于其弟)
  14、战败,宁死不为俘。(项羽、田横)
  15、其所尊亲者死,则与俱死。(孟胜之门人、田横之客)
  16、其所遇之地位,若进退维谷,不能两全者,则择其尤合于义者为之,然时后必以身殉之,以明其不得已。(奋扬、子兰子)
  17、其初志在必死以图一事者,至事过境迁以后,无论其事或成或不成,而必循之,以无负其志。(程婴、成公赵)
  18、一举一动,务使可以为万世法则,勿令后人误学我以滋流弊。(子囊、成公赵)
  第四节  日本武士道与中国武士精神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把日本武士道与中国武士精神作一比较,观其各自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观日本之民族,他们本来没有自己固有的文化,然而他们以中国的学术为本,直接而传中国儒家学说之精典,间接而传印度佛教之神髓,两者融为一体,为己所用。其学儒之弊,不至文柔不振;学佛之弊,不至虚寂无用。由此提炼出武士道作为民族精神,为全民族之守则,所以,日本民族得以振兴,国家得以兴盛。
  山冈铁舟论武士道曰:武士道之要素有四:一报父母之恩,二报众生之恩,三报国家之恩,四报三宝之恩。三宝者,佛、法、僧也。行此武道至诚无我而已。
  如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杨度所言:“日本武士道,垂千百年,而愈久愈烈,至今不衰,其结果所成者,与内则致维新革命之功,于外则据蒙古,胜中国,并朝鲜,仆强俄,赫然为世界一等国。”
  而中国战国以前,“学术繁荣,未定一尊,人各鼓其聪明才智,以自献于社会,故其时实行之力,亦甚强毅,学道之士,必有所识,身必赴之,虽杀身冒死不顾焉。故中国之武士道,于彼时甚为发达。”自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统治者为己所用,皆因袭儒教治国,导致武士道精神弱化,国家积贫积弱,致使五胡、辽金、倭寇入而扰之,蒙古满洲入而主我,欧美各国合而图我。
  刘泗先生提出:历史学家雷海宗称秦汉以后的中国文化为“无兵的文化”,所谓“无兵”就是指中国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和“武德”的消失。他还进一步指出,只有文武兼备的人才有坦白光明的人格,文武兼备的社会才是坦白光明的社会。偏重文德使人文弱、柔佞、阴险,只知使用心计、欺诈,失去光明磊落的风度,中国二千年来社会各方面的卑鄙黑暗都是文德畸形发展的产物。
  另一方面武士道精神使日本这个民族具备非常明确的团体意识,为了集体可以牺牲个人利益。而崇尚儒学治国的我们却缺乏这种意识,明哲保身,勾心斗角,很多聪明才智都用到了人事关系上,内耗内讧,这些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日本人说:一个日本人是头猪,三个日本人就是条龙,而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是一头猪。这句话我们听了很多年,难道还不发人深思吗?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天下为公”、“尚武精神”就是面对时弊,意在唤起中国的武士精神。他指出:“中国拳勇技击,与西洋的飞机大炮,有同等作用。”青年毛泽东在著名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曾感慨地说:“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中国;日本则有武士道。”他认为中国的嬴弱,根本在于“武风不振”。马良倡导“新武术”,号召国人“振兴武术,强种强国”,认为“推广我所有武术教育,以发展我同胞之体魄,我国家转弱为强,可计日而待也”;谢似颜建议:“一切学校,宜教授拳棒,艺不必精,时不必久,但必作必修科目”;郭成尧在《国术摘要》中曾对这一段历史作过这样的总结:“共和以还,吾国之民恨然欲强国,先强其身。风气云涌,研究武技。详详览历史,拳术知兴替,关于国家之之盛衰。风雨一灯,得失千古。不禁感慨系之矣。”清初著名学者颜习斋痛叹:“千余年来,率天下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病人、弱人、无用人者。”并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理论。由此可见提倡尚武精神,能够激发国人的一种精神,这是振奋一个民族精神最为有效的手段。
  第五节  中国武士精神的现代表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武士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其精髓是不会变的,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种精神也是永存的。总结过去、现在,展望未来,中国武士精神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爱国家、爱民族、为国捐躯”的精神;
  2、“忠于职守、以身殉职”的精神;
  3、“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4、“重朋友、讲道义”的精神;
  5、“信守诺言、一诺千金”的精神;
  6、“重名誉、重人格、淡利益、淡功名”的精神;
  7、“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精神;
  8、“不惧强敌、勇于拼搏”的精神;
  9、“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精神;
  10、“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精神;
  11、“知恩图报、忌恶如仇”的精神。
Tags: 责任编辑:xjxht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武术的规律 下一篇武术的几种误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